【先贤小传】孔子(中国)

2023-11-04 0

孔子·中国

注:先贤,主要是指思考个人人生以及思考人类群体生活、试图以此造福全人类的人。

一、生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的文化、政治、宗教和价值观。

 

孔子的出生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出生于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八月廿七日,地点是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他的祖先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后来分封于宋国,因为宫廷内乱而迁徙到鲁国。

 

孔子的家庭和童年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是鲁国陬邑大夫,曾经参与过鲁国的政治和军事事务。他在七十二岁时娶了十八岁的颜徵在为妾,因为婚姻不合礼制,被称为野合。颜徵在怀孕后祈祷于尼丘山,所以给孩子取名为丘。

 

孔子的父亲在他三岁时去世,他和母亲颜徵在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从小就表现出对礼仪和音乐的兴趣,常常摆弄祭器和练习演礼。他也喜欢读书和学习,曾经向当地的贵族请教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孔子的婚姻和子女

 

孔子在十九岁时迎娶了宋国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鲤,字伯鱼。鲤先于孔子去世,有一个遗腹子,名叫伋,字子思。伋后来成为了孔子最重要的弟子之一。

 

除了亓官氏外,孔子还有其他几个妾室,其中最有名的是赵姬。赵姬原本是齐国送给鲁国君主的美女之一,后来被季氏家臣阳虎霸占。阳虎想要拉拢孔子,就把赵姬送给了他。孔子虽然不喜欢阳虎,但是对赵姬却很爱惜。据说赵姬也给孔子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路思恭。

 

孔子的仕途和周游

 

孔子从二十多岁开始就想从政,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并且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他曾经在鲁国担任过仓库管理员、畜牧管理员、城墙修缮官等职务。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到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齐景公曾经问政于孔子,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孔子也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感叹道:至矣哉!文王之道!

 

公元前515年(鲁昭公二十七年),孔子因为遭到齐国大夫的嫉恨,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回到鲁国后,孔子继续从事教育事业,并且修订了《诗》《书》《礼》《乐》等六经。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被任命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负责司法和政务。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诛杀奸臣少正卯、拆毁三桓的私城、整顿吏治、推行礼乐等。他的改革使得鲁国大治,但也引起了三桓的不满和反对。

 

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孔子因为与三桓的矛盾激化,而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他先后到过卫、宋、郑、楚、蔡、陈、曹、鄢陵、许、滕、莒、邾、齐等国,寻求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但是都没有成功。他在周游过程中,也遭到过一些困难和危险,如被困于陈蔡之间、被围于卫国曹沫之宅、被追杀于宋国泗上等。

 

公元前484年(鲁哀公二年),孔子结束了周游列国的生涯,回到了故乡鲁国。他受到了鲁哀公的尊重和礼遇,被封为国老,称为尼父。他在回鲁后,继续教育弟子,并且完成了《春秋》一书的编纂。

 

孔子的去世和影响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在四月己丑日去世,享年72,临终前感叹,“太山坏乎 梁柱摧乎 哲人萎乎”。他死后被葬于防山南侧的孔林之中。他的弟子和后代都对他怀念不已,并且建立了孔庙来祭祀他。

 

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儒家学派的核心和基础。他倡导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强调人性的善良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他主张以礼乐教化人民,以仁政治理国家,以中庸之道处世立身。他重视教育和学习,认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孔子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历代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风俗和民族心理,也传播到了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东亚地区,并且对东南亚和欧美等地

 

二、核心思想

 

孔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的思想涉及伦理、政治、经济、教育、史学、美学等多个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含义是爱人,即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尊重、和谐。孔子认为,仁可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中庸、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原则来体现。孔子说:“仁者,爱人。”

义,是指道德准则和公正原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这是义的具体体现。

礼: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儒家的基本制度。礼的含义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礼包括国际间的交往礼节,贵族的冠婚丧祭等典礼,以及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认为,礼是由先王所制定的,符合天道和人情,应该遵守而不可改变。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为政》)

智,是指知识和智慧,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方面。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智的最高境界。

信,是指诚实和信用,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补充。孔子说:“君子不言而信”,这是信的最高标准。

忠:忠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品德,也是儒家的基本要求。忠的含义是尽心尽力,对君主、对父母、对朋友、对社会都要忠诚、忠实、忠厚。孔子认为,忠是仁的一种表现,也是礼的一种实践。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孝: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儒家的根本大义。孝的含义是尊敬父母,服侍父母,继承父母的志业,祭祀父母的祖先。孔子认为,孝是人之本性,也是社会之本源。孝可以从尊亲、敬老、慈幼等方面体现。孔子说:“事亲有隐恶扬善者乎?……隐恶扬善,非诚也。”(《论语·雍也》)

慎:慎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品德,也是儒家的基本修养。慎的含义是谨慎小心,对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要审慎考虑,不要轻易冒犯他人或违背道义。孔子认为,慎可以从言语、行动、思想等方面体现。孔子说:“君子慎其言而后行之。”(《论语·卫灵公》)

 

孔子的核心思想旨在构建一个仁爱、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其学说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各种文化交流中得到传播和发扬。在历史长河中,他的智慧被誉为“开山鼻祖”,为后世儒家学派奠定了基础。

孔子关心民众的疾苦,关注民生问题。他主张把个人道德修养提高到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高度。他希望建立一个道德至上的社会秩序,地位以德为先,才华并重。在国家政治中,他坚信善政应为世界的共同追求,因此主张教育普及、德治为先。在道德伦理上,他强调家庭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强调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以及家庭对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观念影响的重要性。

在教育问题上,孔子主张教育要面向全社会,不分贫富贵贱,提倡德才兼备的人才。他张扬道德修养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还信奉“有教无类”,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变得优秀,他励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励志精神,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

在国家与政治治理中,孔子平等地视待所有的人,不分贵贱,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核心观念,强调政治家们在治国理政时要做到公平执政,让民众受到公正对待。他坚信,只有政治家内心充满仁爱,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给力世界上所有人民的福祉。

孔子终其一生,都致力于教化人心,弘扬美德,传播儒家文化;他的信仰、学识和品格影响了古代中国,甚至整个东亚地区。

 

三、著述

《论语》:这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和整理的孔子的言行和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共分为二十篇,包含了孔子的政治、教育、道德、人生等方面的见解和主张。

《春秋》:这是孔子对鲁国历史的编纂和评点,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记载,共分为十二篇,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和价值判断。

《诗经》: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三百零五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孔子曾对《诗经》进行过修订和注释,认为《诗经》可以观德行,观民意,观国风

《尚书》:这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史书,记载了从上古到周朝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文献,孔子曾对《尚书》进行过整理和选编,使之成为儒家的经典之一。

《礼记》:这是一部关于礼仪制度和礼乐文化的著作,收集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各种礼仪规范和礼乐理论,孔子曾对《礼记》进行过定制和传授,强调礼的重要性和作用。

《乐经》:这是一部关于音乐艺术的著作,记载了从商周到春秋时期的各种乐器、乐曲、乐舞、乐律等内容,孔子曾对《乐经》进行过修正和演奏,认为乐可以和人心,调人性,美人风,化人俗

《周易》:这是一部关于占卜和哲学的著作,由八卦和六十四卦组成,每卦有卦辞和爻辞,孔子曾对《周易》进行过序说和注解,形成了《易经》十翼,或称易传,阐述了他的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等。

《中庸》:是孔子的学说总纲,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中庸》以敬治国家和修身齐家为中心思想,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外部行为的和谐统一。它对于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孝经》:又称《孝经·弟气篇》,是孔子对于家庭中孝顺行为的论述。它强调了父母的地位和亲情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有重要影响。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