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主要是指思考个人人生以及思考人类群体生活、试图以此造福全人类的人。
一、生平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时人相尊称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在西汉时期,因避汉宣帝刘询的名讳,且“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被称为孙卿。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大师,是先秦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年轻时崇拜孔子,是儒家子弓的私淑弟子。他一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和传习儒家经典,以及从事讲学和著述。荀子曾两度入齐,在公元前283至前265年间在此讲学为师,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公元前285年,他企图说服齐国实行儒家的仁义王道,选贤任能,重用儒者,但后来离开了齐国去了楚国。中年时,荀子到秦国进行政治考察,打破了“儒者不入秦”的惯例,向秦昭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之后在楚考烈王八年(公元前255年)离秦。后来,他接受楚国春申君的邀请,担任兰陵令。春申君遇刺身亡后,荀子丢官,从此定居兰陵直到终年。
荀子的弟子众多,其中以李斯、韩非最为著名。他的著作十分宏富,在汉代抄录流传的有三百多篇,经刘向校雠,定为32篇,即《荀子》。《荀子》开创了儒家学派中个人著作体的先河。北宋末年,宋徽宗封荀子为兰陵伯;政和年间建祠以祀。
二、伦理思想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通过后天教育和礼法约束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1. 人性论:人性本恶,教化为善
荀子提出著名的“性恶论”,主张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逐利的、好逸恶劳的。他认为人性中有强烈的欲望,为了满足这些欲望,人会不择手段,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如果放任本性而不加以约束,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与此相对,荀子认为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礼法的约束,能够将人的本性加以引导,使之趋于善良。人性虽恶,但人能够通过学习礼义和道德规范,克制自身的欲望,变得有修养、有礼仪。这一观点既表现出荀子对人性现实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教育和礼法的重视。
2. 礼义观念:礼法约束与社会和谐
荀子强调“礼义”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认为礼义是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根本。荀子所说的“礼”并非形式化的仪式,而是社会行为的规范,它不仅规定了人际交往的方式,还确立了君臣、父子、夫妻等关系中的道德准则。通过礼义,个体的欲望可以受到有效约束,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荀子认为礼义的根本在于合理地调节人们的欲望。他指出,“人情者,有好恶喜怒哀惧爱恶欲,是所不能免也,然而先王设为礼义以分之。”他认为,人类社会离不开人情和欲望的推动,而礼义的作用就在于对这些情感欲望进行规范,使人们能够在理性和道德的指引下生活,达到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和谐统一。
3. 君子修养:修身重于外在
荀子认为,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君子,首先要自我修养、克己自律,重视个人的道德成长。他提出“慎独”的观念,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时也应遵守道德规范,这不仅是道德自律的体现,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根本。荀子认为君子应具有高尚的德行,既要知礼义,又要有实际的行为修养。
此外,荀子认为君子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他提倡学习,提出“学而不厌”的思想,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培养和强化道德修养,真正成为一个有德行的君子。
4. 天人观: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在伦理思想中还探讨了人与天道的关系,提出了“天行有常”的观点,认为自然界的运转有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他反对将自然界的变化视为神灵的意志或天命,而是强调人应当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世界。他认为“天”有其不变的客观规律,而人则有自身的使命,即通过学习礼义、掌握道德,从而创造和谐的社会秩序。
荀子的这种天人观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社会道德规范中的作用,反映出他对人的理性和道德成长的深刻理解。
5. 义利观:义高于利
荀子认为,义是道德行为的准则,而利则是个人的私欲或利益。虽然人性天生有追逐利益的倾向,但如果过度重视个人利益,往往会带来冲突与混乱。因此,他主张将“义”置于“利”之上,认为只有遵从“义”,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个人的道德完善。
在处理个人欲望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时,荀子认为“义”是对“利”的有效约束。个体只有在礼义的规范下行事,才能获得真正的利益。荀子的“义高于利”观念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许多思想家的道德准则,对后来的伦理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6. 教育的重要性:化性起伪
荀子认为教育是使人由“性恶”向“性善”转变的根本手段,即“化性起伪”。“化性”即改变人的天性,“起伪”是指通过人为努力(伪饰)去学习礼仪道德,从而克服先天的不足。他认为,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学习,可以让人逐渐摒弃恶的本性,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荀子主张“人能弘道”,即人通过学习和修养,可以让道德观念在社会中弘扬开来。对荀子而言,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道德修养的培养。他强调通过教育塑造出“君子”,从而影响社会风气,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总结
荀子的伦理思想从人性论、礼义观、君子修养、天人关系、义利关系及教育的重要性等方面构建了系统的理论。他强调人性本恶,提倡通过礼义规范、个人修养和教育来改变人性,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荀子的伦理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来的儒家学者及整个社会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主要著述
荀子一生的思想主要汇集在他的著作《荀子》一书中。《荀子》共有32篇文章,内容丰富,涵盖哲学、伦理、政治、教育、军事等多个方面,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
在《荀子》一书中,荀子系统阐述了自己的人性论、礼义观和治国思想。其代表性篇章有:
《劝学》:论述学习和修养的重要性,提出“青出于蓝而青于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等经典观点。
《性恶》:集中阐述“性恶论”观点,认为人性本恶,善行是通过后天教育和礼法约束形成的。
《礼论》:强调礼仪的社会功能,认为礼义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性欲望的关键。
《王制》:探讨治国之道,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认为君主应施行仁政以安抚百姓。
《解蔽》:分析人们认知中的各种偏见,提倡用理性、全面的态度去看待问题。
四、经典名句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善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礼法修饰而成的。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君子和普通人本性相同,但君子善于借助外物(即学习和修养)来提升自己。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荀子以“跬步”和“小流”比喻积累的力量,强调成就和成功源自一点一滴的积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青色是从蓝草中提炼出的,但颜色比蓝草还要深;比喻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超越老师。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只要坚持不懈,金属和石头也能被刻穿。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即便路途再近,不走也达不到;事情再小,不做也不会成功。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蓬草生长在麻田中,自然挺直;白沙混在黑泥中,也会变黑。用来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荀子·大略》
千个人唯唯诺诺,不如一个人敢于直言。赞扬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人民就像水,统治者就像舟;水能托舟,也能掀翻舟。说明民意的重要性。
“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
学习是不能停止的。强调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